來源:【昆明日報-掌上春城】
清明將至
祭祀和戶外踏青活動增多
時值氣候溫濕多變
各類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加快
食源性疾病進入高發期
為提高廣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
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發生
小編溫馨提醒
一、科學采購,安全加工
(一)采購食材要到資質合格的正規商場、超市或市場。購買和食用預包裝食品時,要注意查看生產日期、保質期等,不要購買和食用“三無”(無生產日期或保質期、廠名、廠址)食品、超過保質期的食品。
(二)加工烹飪時,要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,食物應認真清洗、生熟分開,烹飪菜肴要燒熟煮透,剩余食物要及時冷藏,再次食用要徹底加熱,少吃或不吃生食水產品。
二、合理飲食,注意安全
(一)食用米粉制品需注意
清明時節氣溫回暖,天氣潮濕多雨,涼米線、涼卷粉等即食米粉制品容易腐敗變質,要特別警惕該類食品的食物中毒。家庭制作要保持衛生,食用前應保證無異味無霉變,貯存應低溫避光并及時食用,一旦發現有異味、霉斑,就不能再食用。
(二)采食野菜需警惕
清明期間野菜大量上市,消費者在選購野菜時應到正規超市或菜市場購買,慎重購買少見的品種,對易混淆的品種應仔細辨別;自行采摘野菜時應注意避免采摘不熟識的品種,同時要注意避開環境可能被污染的區域(如污水排放地、公路、垃圾填埋場等),食用時應合理加工,避免生食,以防出現食物中毒。
(三)食用節令食品應謹慎
清明前后部分地區有食用青團、蒿粑等節令食品的習慣。青團、蒿粑一般是由糯米或糯米粉與艾草等混合,經包餡、蒸制等工序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,除選購與制作過程需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外,老人、小孩以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食用要適量,兒童要在成人監護下食用,謹防噎食,對某些食物過敏的消費者,購買時需查看標簽上的配料表和致敏物質提示,選擇合適的品種,防止致敏物質攝入。
三、拒絕餐飲浪費,提倡文明就餐
外出就餐時,要選擇到資質齊全的正規餐飲服務單位。聚餐時避免暴飲暴食,若發現食品有異味或變質等現象,請謹慎食用;用餐時要使用公勺公筷,倡導光盤行動,杜絕“舌尖上的浪費”,養成文明用餐好習慣。
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
要保留好消費憑證
一旦發生消費糾紛
或發現食品安全問題
無證經營、超范圍經營
或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等情況
可隨時撥打“12315”投訴舉報熱線電話
來源: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
責編:趙萍
編審:符亞麗
終審:周健軍
本文來自【昆明日報-掌上春城】,僅代表作者觀點。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。
ID:jrtt